新桂阳5月7日讯(记者 李慧敏 实习生 何禹军)为打好脱贫攻坚战,我县坚持“造血式”扶贫,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乡入村,开设“扶贫车间”,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,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。

在舂陵江镇柏贵陶业有限公司的陶瓷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着赶制订单,今年55岁的村民刘丙贵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妻子和年迈的母亲,常年有病需要治疗,三个孩子还在上学。以前,全家仅靠他一人种3亩稻谷和亲戚的帮扶度日,自从村里办了陶瓷厂,他便从农民变为了一名工人,每个月都有了固定的收入。
“我在这里工作很好,每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块钱工资。”刘丙贵说。

家门口建立的“扶贫车间”让跟刘丙贵一样的贫困户,不用出村就能轻松就业。眼前正在烧窑线工作的工人李水平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, 他在陶瓷厂里工作了六年,每个工种都做过。 因为勤劳肯干,李水平现在还成为了厂里的管理人员,日子越过越好,去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。
“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了,我不仅在这里可以学习技能还能挣钱,我觉得非常好,我会努力的学好技术,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。”李水平高兴地说道。

黄土村是陶源村隔壁的村子,村民张林以前一直在广东务工,因为父母年纪大了,妻子也有了身孕,今年便辞去了外地的工作,和妻子一起在家乡的陶瓷厂里工作。夫妻二人分工合作,不一会就能把一个陶瓷罐胚型压好。“在家门口做事,收入稳定有保障,还能照顾家庭。”张林告诉记者,他和妻子每天能做160个左右,按一个2元计算,他们每个月有8000余元收入。

通过采取“企业+扶贫车间+贫困户”的模式,不仅解决了企业缺乏劳动力的问题,也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桂阳新闻联播

桂阳县公安局 桂阳县人民检察院 桂阳县人民法院 桂阳县司法局 关于对全县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通告

郴州这个“花甲”小区何以青春飞扬
砥砺实干担当——“桂阳星火”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
“洋”光陪伴·守护童年 ——湖南省“圆梦工程”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
桂阳正和镇“四措并举”筑牢秸秆禁烧防线,守护秋收季生态安全
四里镇:排查隐患筑防线 消防宣讲护校园
四里镇:“百日攻坚”在行动 巡逻防控护民安
桂阳县洋市镇:两癌救助暖民心 湘女关爱保添安康
下载APP
分享到